當前,“出海”已經成為中國制造業發展的關鍵詞之一。據商務部、外匯局統計,今年1—7月,我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835.5億美元,同比增長16.2%。其中,我國企業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79.4億美元,同比增長7.7%。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加速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開啟出海新征程。
為了服務工業企業更好地把握這一輪發展機遇,8月21日,京東工業在北京舉辦2024國際業務合作伙伴大會,分享了京東工業國際業務戰略、數智化供應鏈能力、國際業務招商政策及合作模式。
制造企業出海,面臨的首要難題就是如何構建供應鏈。目前,中國制造業的海外布局主要集中在新興市場,那里供應鏈基礎設施相對薄弱,不僅尋源難、透明度低、質量管控難度大,而且履約交付的及時性、穩定性也難以保障。
在長期服務工業企業數智化采購和轉型的過程中,京東工業對制造業客戶的出海需求積累了深刻的理解。針對出海企業供應鏈管理的核心難點,京東工業國際業務依托技術創新構筑了“數字高速公路”,通過商品數字化、采購數字化、履約數字化和運營數字化縮短采購鏈路、促進上下游高效協同,從而極大提高出海企業的供應鏈效率、降低采購成本。
其中,商品數字化主要聚焦傳統工業品規格參數不統一、商品類別不全的問題,通過推動海量SKU參數的標準化及統一化,建立工業供應鏈上的統一“話語體系”,為產業協同構建數字基礎;采購數字化則重點打造支持多國家交易的數字化采購平臺,在有效解決語種、幣種、稅率及法律法規兼容性問題的同時,帶來透明、高效和低成本的采購體驗;履約數字化主要通過智慧決策大腦充分整合國內集運中心、海外備貨倉、海外商家倉等供應鏈資源,對海外備貨、跨境直發、本地直發等多種模式進行統一調度,實現最優價值的履約交付;運營數字化主要通過全鏈路數字化運營管理體系,實現流程自動化、運營智能化、服務品質化,驅動數字化供應鏈體系高效運轉。
在為制造業企業提供伴隨式出海服務的同時,京東工業打造的這條數字高速公路也能夠為工業品商家出海帶來大量的便利。
由于跨境交易的特殊性,工業品商家在獨立出海時往往面臨著多重挑戰。例如,海外市場存在巨大不確定性,商家大力投入需要承擔較大的風險;出口和海外市場準入要求復雜,從沒做過出口業務的商家缺少進出口報清關的經驗、不熟悉海關編碼的歸類,導致合規申報難或者費用高;此外,傳統2B的海外履約交付復雜、成本高、時效慢,難以滿足客戶需求;海外業務結算收款流程也較為繁瑣,還要承擔一定的匯率風險……
京東工業國際業務基于自身數智供應鏈技術服務能力和京東集團海外供應鏈資源打造的全托管服務,能夠高效解決跨境交易的多重痛點,降低工業品商家的出海“門檻”、實現“無憂”出海。
具體來看,在商機獲取環節,由于京東工業平臺上已經聚合了大量擁有海外采購需求的企業客戶,使得商家能夠擺脫傳統的跨境展會、海外廣告投放、郵件推廣等營銷模式,精準獲取海外商機,大幅減少出海的不確定性;在合規申報環節,京東工業依托豐富的出海經驗和數字化技術,能夠幫助商家快速進行進出口合規準入判斷和準確的海關編碼歸類,從而有效規避海關合規、落地國法律法規等因素帶來的經營風險;在履約交付環節,京東工業可通過全自營備貨模式一站式完成關檢申報、裝運、跨境物流、海外清關等流程,大幅提升履約的可控性和時效性,目前京東工業已經能夠在全球多地實現48H限時達;在對賬結算環節,京東工業提供人民幣結算方式,可幫助商家有效避免匯率、跨境支付帶來的風險,真正讓國內企業像做國內業務一樣做國際業務。
京東工業副總裁、國際業務總經理沈學軍表示,目前,京東工業已在全球中資出海的各熱點地區快速建立基地,服務了新能源汽車、電子電氣、能源、化工等行業的各類海外客戶,覆蓋海外基建、海外生產和辦公等多場景。展望未來,京東工業將繼續發揮自身在供應鏈技術和服務方面的優勢,沿著伴隨式出海-本地化發展-全球一體化的發展路徑持續深耕國際業務,通過將數智供應鏈帶到廣袤的全球舞臺,為中國企業的無憂出海提供更多助力。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