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縣以聚焦發展、對焦企業、優化服務為根本,探索實踐“書記院壩(樓宇)協商會之親商懇談會”,將黨建引領作為營商環境建設的“紅色動力”,在“建強陣地、協調聯動、親商懇談、優質服務、一線激勵”五個環節持續發力,從陣地上“破壁”、形式上“破局”、問題上“破難”、思想上“破冰”、擔當上“破題”,以高質量營商環境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筑牢營商環境“主陣地”。永平縣堅持把黨建引領與優化營商環境有機結合起來,堅持強組織、強隊伍、強功能,持續深化“黨建+營商環境建設”工程,為創優營商環境提供堅強組織保障。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頭號工程”,組建由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的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建立高位、高質、高效的運行協調機制,構建起“黨委領導、政府主責、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大格局。同時,以助企紓困為核心組建強有力的營商環境工作專班,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各項任務貫徹落實,以良好的政企溝通機制推動企業發展。
下好協調聯動“一盤棋”。永平縣始終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建立部門聯動、上下聯動、政企聯動的“三維聯動”機制,變“單打獨斗”為“合力協作”,凝心聚力打造營商環境“永平品牌”。橫向上牽頭整合縣發改、工信、商務、投促、住建、政務服務等12家營商環境重點職能部門為優化營商環境結合體,縱向上整合各成員單位窗口、站點資源結成優化營商環境“效能鏈”,通過“一體、多鏈”實現同頻共振、雙向發力,為轄區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同時,強化政企溝通機制,形成政企攜手拼經濟、抓項目、促發展的濃厚氛圍。
鍛造優質服務“店小二”。永平縣充分整合資源力量,全面推行專班服務機制,組建“駐企店小二服務團”,聚焦重點項目、重點事項,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直擊企業一線、項目基地,深入企業走訪調研,積極宣傳各項惠企政策,詳細了解企業基本情況、發展思路和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問題、亟待協調解決事項,為縣內重點民營企業提供專門團隊和優質服務,切實為企紓困、助企發展,打通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落實、服務落地“最后一公里”。
搭建政企溝通“連心橋”。永平縣采取“書記院壩(樓宇)協商會之親商懇談會”的形式,通過“請上來”“沉下去”相結合的方式,政企面對面懇談問策、共商出路、同促發展。圍繞企業發展情況、困難問題及優化營商環境、提升農產品產能、融資擔保等方面進行懇談,幫助企業理思路、找方向、謀發展,年內組織23家重點民營企業代表召開企業家座談會1場次,下沉企業召開親商懇談會83場次,解決問題130余個,將力量聚集在一線、把問題解決在一線、讓企業滿意在一線。
樹起一線激勵“風向標”。永平縣把營商環境一線作為干部選、育、用、管的主戰場,將選人用人、培養鍛煉、追責問責、關心激勵等各環節銜接貫通,激勵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沖在營商環境一線、干在創優環境實處。充分利用東西部對口協作、上海奉賢區幫扶等資源優勢,選派23名干部到沿海發達地區和省州重點職能部門頂崗鍛煉;選派14名干部到鄉鎮、重大項目、重點企業等一線培養鍛煉,抽調82名干部到發改、住建、農業、自然資源等重點職能部門頂崗鍛煉。制定下發《永平縣關于激發干部干事熱情激勵擔當作為的十條措施》等系列文件,以獎優罰劣推動創先爭優,以能上能下激勵擔當作為。健全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全方位、多角度考察識別干部,激勵廣大干部主動服務、擔當作為。(通訊員 馬海云)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