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爽天天操,国产精品亚洲成人,亚洲天堂五月,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麻豆精品国产免费,特级毛片a级毛片100免费,亚洲www.

中國企業報集團主管主辦

中國企業信息交流平臺

微博 微信

這個民營經濟大市,為民企接班操碎了心

2024-06-10 09:43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次閱讀
 
這個民營經濟大市,為民企接班操碎了心

  民營經濟大市,怎樣批量培養“接班人”?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王詩涵

  發于2024.6.10總第1143期《中國新聞周刊》雜志

  寧波市“創業創新風云榜頒獎典禮”已連辦了19年。今年,年年未曾缺席的雅戈爾“掌舵人”李如成沒有現身,而是由他的女兒、副董事長李寒瓊首登領獎臺。這是穩坐寧波“第一把交椅”的民企,釋放出的交班信號。同為納稅大戶的海天塑機集團,也首次派出三代接班人張斌亮相。

  包括雅戈爾、海天,2023年寧波共有20家民企上榜“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截至2023年,寧波累計有民營主體134.1萬戶,占市場總量的96.7%;2022年,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市65%的GDP、70%的稅收、81%的出口、85%的就業崗位、95%的高新技術企業。

  “當前,許多寧波民營企業已進入代際傳承、新老交替的階段,‘創二代’的傳承與發展問題重要且緊迫。”寧波市委政研室產業金融處副處長付志鵬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據統計,寧波第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平均年齡已達63.5歲;未來5年,將有80%的企業進入交接班階段,其中95%將選擇代際傳承。

  寧波歷來有重商傳統,結合儒家文化、浙東傳統商業文化和特有的海洋文化,這片土地誕育了“敢于開拓,勇立潮頭”的文化傳統。對于“民企接班”話題的探索,這里已有20年左右的歷史。

  如今,探索仍在面對新課題:當交接班進入高峰期,一座經濟發展高度依賴民營企業的城市,怎樣做好“民企接班”這件事?

  尋找接班人進入高峰期

  2023年初,年僅65歲的寧波杉杉股份創始人鄭永剛突發心臟病去世,其32歲的兒子鄭駒接任后,繼母周婷對股權、治理權等多項重大事宜提出異議。這場爭權風波,敲響了“突發式傳承”的警鐘。

  “與‘突發式傳承’伴隨的是‘倉促式接班’。其中存在的巨大不確定性,可能讓原來積累的矛盾集中性爆發,甚至帶來后遺癥。能否快速制定應急與傳承方案,是此類企業成敗的關鍵。”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全球家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高皓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因此,第一代企業家需要提前進行系統性思考與規劃,并投入相應時間與精力。”

  5月9日一早,120位一代、二代企業家和高管來到方太集團“求醫問藥”,他們來自浙江、北京、深圳等地,涉及制造、服務、金融等行業。“女兒剛從美國留學畢業回來,我干了大半輩子,關于接班的事卻還沒好好想過。”一位企業家說。

  這是寧波家業長青學校創校18年來舉辦的第66期公益沙龍。下午是學校校長、方太集團名譽董事長茅理翔的授課環節。84歲的老人端坐臺上,盡管眼睛已看不清,他仍然抑揚頓挫地演講了40分鐘。

  1996年,他與兒子茅忠群共創方太集團,放棄了低毛利的點火槍行業,進軍油煙機行業,做起高端廚電品牌。在“創業式傳承”中漸漸交權的茅理翔,自2000年起四處奔波授課,并于2006年創辦了家業長青學校,一講便是近20年。

  “成功的傳承一般都是成功的轉型。”茅理翔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談及傳承的本質,他認為:“傳承是兩代人共同的使命,企業家精神是最首要的傳承內容。”

  今年4月,寧波市委黨校與寧波財經學院財富管理學院聯合課題組的一項調查(下稱“調查”)顯示,未來5年,寧波將有80%的企業進入交接班階段,其中95%將選擇代際傳承。

  翁之旦和翁振濤父子,每天中午一起去工廠附近的家里與翁之旦奶奶共進午餐,這一習慣已經保持了十幾年。“飯桌上基本也是聊家里生意,有些不太好溝通的事,我更愿意在吃飯的時候講。”寧波華液有限公司總經理翁之旦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在求學、性格、志向方面,父子二人似乎一脈相承:畢業于浙江大學液壓專業,個性沉穩,對公司的戰略眼光一致。翁之旦2010年畢業回廠后,同父親商量決定,公司應在液壓閥領域拓展中高端市場,便開始帶領新產品與高新技術的研發。

  翁振濤今年64歲,現在每天仍然會在車間里走一走。翁之旦的順利接班,也離不開父母的提早放權與鋪路。2011年,他一上班就坐進了母親李向紅的總經理辦公室,當時的企業高層都已50多歲。“高層那么多,年輕人怎么辦?母親一直在琢磨這些。”他表示,母親提前花了幾年時間調整架構,讓老一輩逐漸退休,聘為公司顧問,并為自己組建了一支年輕化的管理團隊。

  “我運氣比較好,母親擅長做管理,企業分工一直比較明確。我很多朋友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怎樣處理和公司元老的關系。”翁之旦說。

  茅理翔曾歸納家族企業傳承的“十大難題”,包括輿論壓力、家族矛盾、元老阻力、兩代分歧、父不交權、子不愿接、子不爭氣、多個子女、只有女兒、企業下坡。

  作為改革開放后第一代企業家的代表,茅理翔主張對“二代”施行“三三制”:“帶三年、幫三年、看三年”,在各階段分別下放研發權、營銷權、全面管理權。寧波家業長青學校執行校長范斌則建議,在實踐中,“一代”可以將傳承路線分為準備期、導入期、變革期、掌控期、升華期五個階段。

  盡管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在寧波經驗中,“子承父業”仍然是當前最現實可行的選擇,單一子女接班、多子女團隊接班、媳婦或女婿參與接班等情況都較為常見。

  除此之外,還可以選擇其他親屬接班,或者在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背景下讓子女與職業經理人共同接班,以及通過上市退出、出售退出等方式把企業交給社會。前述調查顯示,在寧波成立5—10年的民營企業中,75.6%的企業會選擇“子承父業+職業經理人”模式。

  為幫助企業規范運行,協助企業傳承或日常經營,納入職業經理人是一種常見的選擇。例如,2006年,寧波通用塑機董事長張寶法突然離世,年僅 25 歲的張允升在公司職業經理人的輔助下,順利渡過了接班危機。

  “在家族企業中,職業經理人的角色隱于臺后。與公共企業不同的是,除了強調專業素養、管理經驗,家族企業還需要職業經理人像‘管家’一樣,作為家族關系的潤滑劑。”寧波財經學院財富管理學院副教授蘇賽爾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職業經理人與家族成員在共同奮斗中會建立一定的信任,可能形成‘泛家族成員’的心理默契。”范斌表示。然而,在現階段,尤其是中小企業,在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前提下推進交班的模式尚未進入主流。

  政企互動的20年

  位于寧波北部、毗鄰杭州灣的慈溪市,從2005年起研究民營企業的代際傳承問題,也是“‘富二代’向‘創二代’轉變”這一口號的誕生地。

  在慈溪市委統戰部的支持下,茅理翔分別在2006年、2007年做了兩件事:籌建家業長青學校,舉辦國際家族企業論壇。

  “當時,不論是企業家、學術研究專家、官員,大家都提到一點,就是要在這片創業的沃土上,種下傳承的種子,把企業都做成百年老店。”茅理翔說。在他的回憶里,自2007年7月擔任慈溪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的黃建岳,每一場活動,基本必到。

  現如今,黃建岳已經退休,擔任慈溪市新生代企業家培育工作顧問。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社會、企業、政府三層面的原因推動了“創二代”概念的提出。

  2006年—2008年,報刊、廣播電視上關于“富二代”“敗二代”的大量負面新聞,如飆車、吸毒等,導致社會質疑“二代”的能力,但其中存在以偏概全的情況。同時,改革開放已將近30年,慈溪市工商聯在與一代企業家打交道的過程中發現,他們產生了把家族民營企業傳給子女的愿望。

  “當時,民營經濟對慈溪各指標的貢獻均超過90%,政府必須強調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考慮民營企業家的健康成長,這是發展的根本。”2022年,慈溪GDP位列“浙江第一縣”,全國縣市第6名,現有民營企業2.4萬家,貢獻全市約80%的GDP和91%的稅收。“因此我們提出,‘富二代’要向‘創二代’轉變,強調要‘創新,創業,創未來’。”黃建岳說。

微信截圖_20240610184137.png

  2009年,茅理翔帶著學生們參加夏季天津達沃斯論壇。“‘二代’們群情高昂,他們希望能創辦一個能經常交流學習,并能與政府對話的平臺。”2010年7月,作為試點的庵東鎮“創二代”聯誼會成立,經過一年的驗證,2011年6月,慈溪成立了全國首家縣級“創二代”聯誼會組織。

  在慈溪市委2011年印發的《關于做好“創二代”培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創二代”被定義為以傳承家業的年輕工商業經營者為主體,包括年輕的本地自主創業人士、高層次專業人才、在外本籍創業人士等組成的一批有理想、有抱負、有責任的群體。

  以傳承和創新為主線,“創二代”聯誼會由80%的接班二代、20%的創業人士構成。黃建岳回憶,聯誼會最早有83位理事,慈星股份董事長孫平范任會長,方太集團董事長茅忠群任常務副會長。

  漣漪效應也隨之而起。2012年12月,寧波市“創二代”聯誼會成立;2013年1月,浙江省新生代企業家聯誼會成立,同年9月和12月,杭州市、衢州市也相繼成立新生代企業家聯誼會。如今,在慈溪,“創二代”聯誼會已更名為新生代企業家聯誼會,覆蓋了19個鎮(街道)。由市委統戰部牽頭,組織人社、團委、僑聯、工商聯共同參與,青企協、海創會、高層次人才聯誼會也相繼成立,新生代聯誼會會員數已達1138人。在寧波市級、浙江省級層面,也很早就實現了組織架構的全覆蓋。

  “不過,政府的引導與服務還有待加強。”寧波財經學院財富管理學院副教授蘇賽爾研究認為,一方面,調動資源還不夠,市經信局、科技局、人社局、社科院及各高校參與不夠,尚未形成全社會支持的氛圍;另一方面,系統謀劃、協同推動機制尚不健全,各部門資源整合不足,工作交叉多,影響企業家參與積極性。

  “另外,也偏重對‘新生代’的培養,對‘創一代’的引導辦法則不夠,引導幫扶效果不顯著。”她補充道。

  要在轉型中完成傳承

  18年來,寧波家業長青學校接觸了700多個家庭、1000多個“企二代”樣本。基于對寧波樣本的觀察,范斌告訴《中國新聞周刊》,2010年以前,最大的難題是“子不愿接”;2012年—2016年,熱門話題則是“‘二代’接班如何創新與轉型”;2017年以后,隨著越來越多“90后”入局,開始普遍地面臨“文化融合”的問題。

  “新生代多數有海外留學背景,普遍面臨中西融合、兩代融合,以及與社會和企業融合的難題,在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知識結構、經驗閱歷甚至思維方式無法適應。”方太學校執行校長高旭升表示,他們最主要的心理訴求是“希望構建兩代平等的人格互動模式”。

  兩代人之間常見的“摩擦”可分為企業、家庭兩大維度。一是在企業的發展、理念、花錢、管理、投資方面發生分歧,二是家庭觀、婚姻觀、財富觀、教育觀、是非觀方面存在差異。“接班的責任在‘一代’,使命在‘二代’。”范斌說。

  對于“使命”,不同年齡段的受訪‘二代’們持有一種共識:基于自己的能力圈和企業發展需要,判斷接班的時機與方式;如果答案是“不適合”,他們往往會另起爐灶,先完成自己的“從0到1”。

  2005年剛從英國畢業返鄉,按原定計劃在父親的紙板制造公司擔任副總經理的葉凱峰,有一天忐忑地告訴父親葉國奮:“我不想接班了,我要去做農業,去養豬。”

  留學的見聞使他堅定看好有機農產品在中國的市場潛力,葉凱峰與人合伙承包了慈溪沿海一片500畝的鹽堿地,在2008年建起一座年出欄2萬頭豬的養殖場,3年后又建起一片有機蔬菜種植基地。這則非典型“80后企二代”的創業故事在當地走紅,葉凱峰也被家鄉人親切地稱為“海歸豬倌”。

  葉凱峰當年沒有告訴父親的“隱情”是,進入公司后,盡管他與身為總經理的姐夫并無理念沖突,公司的元老們卻“默默選邊站,隱約分成兩個派系”。“這并不利于公司的整體發展。”他向《中國新聞周刊》講述,“在當時接班完全不是時機。公司主營傳統配套型業務,更需要的是穩定發展,所以我寧可退出,去創業鍛煉自己。”

  直至2012年,葉凱峰才正式接班,帶領公司轉型“新零售”進軍紙箱領域,并推動企業的規范化管理和上市計劃。“父親起初堅決不同意,認為上市是把企業賣掉,我也做了10年的思想工作。”

  在寧波余姚長大的陸怡臻,“反叛”精神萌芽得更早。16歲,由于無法從父母處要到任何生活費,她從高中就開始打工兼職、自主創業。

  “你骨頭這么硬,決策力這么強,那你一個人去杭州吧,不聽我的話,就去外面自己想辦法。”2013年,得知女兒已經從英國退學回來,自行考進了中國美院附中,陸炅極其生氣。在陸怡臻眼中,掌管高端制造企業的父親樸素節儉,要求嚴格,商業敏銳度和研發能力強;自己從小受到熏陶,經常參與家庭的商業話題討論,也形成了“格外要強,越挫越勇”的性格。

  陸怡臻最初在杭州剛開的“淘寶一條街”接單,在人人網、微博售賣網紅同款。后來,她通過代課積累了經驗與關系,在教培風口入局了藝考培訓和升學教育,一度在全國開設了208家加盟學校。

  兩件小事促成了陸怡臻與父母的和解:2018年暑假,她帶著單店營業額600萬的成績回家,“爸媽當時都驚呆了”;還有一次,父親朋友的孩子成為她的客戶,經她規劃的結果令對方家庭感念,也讓父親真正對她刮目相看。

  2023年,茅理翔告訴猶豫不決的陸怡臻:“一定要回去,如果現在不回去接班,再過5年,企業情況就又不一樣了。”今年初,她回到浙江泰索科技,幫助父母打理事務,推動上市計劃。

  隨著社會發展變化,轉型升級、治理現代化、應對國際競爭等重擔也落在了“二代”的肩膀上。“尤其以制造業為例,在傳承行為更復雜,人員眾多,分工細致,對管理的依賴程度更高的民企,‘二代’被要求成為全能型人才。”高皓評價道,“在外,企業受科技變革和數字化沖擊較大;在內,‘二代’對制造業的興趣志向和管理能力也是重要考量因素。”

  據《2024中國民營經濟百強產業集群研究報告》,寧波在14個浙江省產業集群中占有3席,包括汽車及零部件、磁性材料和智能家電產業集群。

  “電商在當時處于井噴期,我想從一個自己有一定認知,又容易出成果的賽道出發。”2017年,從英國畢業的沈澤進入了父親創立的寧波卡帝亞電器,帶領企業成為慈溪最早入局電商的家電企業之一。

  電商帶來的供需結構變化,改變了產品設計、供應鏈管控能力、企劃營銷方面的業態,新的業務持續增長,舊的業態則逐步完成過渡。“父親也逐步把各個業務模塊交出,現在公司的中高層也多是我當時引進來的。就這樣,順理成章地,我們在轉型中完成了傳承。”沈澤表示。

  后來,意識到與行業頭部公司在品牌化方面的差距,沈澤決定推動企業向智能化中高端轉型。這一想法也推動了企業在產品線、供應鏈能力的轉型,對流程和體系的信息化再造。近年來,隨著內銷增長趨緩,他又錨定了海外市場,轉向跨境自主品牌出海。

  家業長青學校建議,新生代可以通過增量切入、優勢切入、關鍵價值部門切入、新項目切入四種方法導入企業;對于中小企業,鼓勵從市場營銷切入,了解行業、市場和客戶。

  這也正是陸怡臻的想法。“高端制造業是一個需要尋找市場夾縫的行業。‘二代’一定要拿成績說話,最快的可能就是營銷端。”她強調,要搭建一個和公司固有銷售團隊不沖突的新模式,“為了保持30多年來的生態平衡。他們的客戶我絕對不碰,我要開發新的渠道和客戶,把自己的團隊規整好,再去賦能整個公司。”

  “不管是守業還是創業, ‘二代’必須具備從0到1,1到50再到1000的能力。只有比父母的能力更強,才能真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帶領企業邁向更大的跨度。”她對《中國新聞周刊》感嘆。

  1999年出生、作為寧海老字號月餅的第四代繼承人的王甜田,小時候并沒怎么考慮過家里的生意。在她的回憶里,手藝人的日常就是早出晚歸,披星戴月,“一到節假日,我早上四五點就得起床跟著父母進城。別人問我家里是干嗎的,我只說是做月餅”。

  畢業于旅游管理專業的她,經歷了疫情影響下的旅游行業,“雙減”政策下的教培行業。2022年7月,王甜田依照慣例回家里幫忙,偶然間在抖音發布的一個視頻,讓她在同城團購上賣出了7000單月餅。“一開始嘗到的甜頭,讓我非常堅定地要把這件事做下去。”從太公開始,家族的手藝已經傳了百年,她也決定,要把百年的月餅鋪子,變成真正的百年品牌老店。

  實際上,父親很早就有了做規模化工廠的愿望,二人商議后,2023年3月,她獨資注冊了寧波杉通食品有限公司。在最忙碌的7—8月,她完成了1500平方米廠房的裝修落地,忙于設備引進、參加展銷會和培訓、做設計、準備品牌物料、籌備直播間、申請非遺??

  “我們性格太像,小時候一坐下來就會吵架。現在,我可以和他坐在一起聊天很久,和父母成了朋友。”她說。

  中國式傳承方法論,在哪兒?

  接班不是唯一的選擇,還有一部分的一、二代企業家,已經考慮放棄“傳承”這件事。“傳承要看孩子有沒有興趣,如果沒有興趣,企業和孩子不能捆綁在一起,考慮采用外聘職業經理人的辦法。”一家生物公司的董事長說。

  2011年,陳逸謙研究生畢業,他告訴父母自己想去上海找工作。“父母其實也清楚,企業實在已經不怎么掙錢,勞動附加值低,產值太小,接班的意義不大。”他說。如今,他已是寧波一家財富管理機構的高管,家里的決策也已達成一致,最終會考慮賣掉公司。

  海運公司“二代”鮑銀濤在介紹自己的時候,形容自己為“跑偏了的二代”。2012年研究生畢業后,他先創業做了5年的連鎖餐飲公司,如今在寧波通商集團控股的一家科技公司任市場總監,公司業務是面向政府、企業的數字化管理系統。“我如果只做海運企業,不一定會很好,但現在的工作可以讓海運成為我們軟件的應用場景之一。”他說。

  “家族成員可以只采用控股的方式,也屬于家族的資產。在尊重現代企業制度的視角下,企業的發展應當是多元化的。”寧波財經學院財富管理學院副院長李書彥評價。

  然而,在這種情形下,尤其是中小企業,面臨委托代理成本高企、專業服務機構不夠成熟規范等難題。家業長青學校的案例顯示,3億—5億規模的企業對于3—5年任期內的職業經理人感到滿意的概率僅占1/8左右,企業“請不起,用不好,培養不出來”。

  同時,寧波市場上的家族信托、家族辦公室等專業服務機構業務相對單一,難以滿足財富管理、家族治理、企業經營等多層面需求。

  另一方面,從狹義的角度看,放棄“代際傳承”的選擇,也意味著家族“百年老店”的流失。“中國要真正強大,必須造就一批世界級的、具有家國情懷的百年老店。”茅理翔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但追求百年老店始終是一個長期奮斗過程。要培養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必須有一整套關乎家族治理、企業治理的文化體系、制度體系。”

  2022年,中國的中小企業數量已超5200萬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8.4%,吸納就業占全部企業就業人數的79.4%。從傳承的視角看,中小企業面臨的挑戰更大。

  “中小企業必須借助新老交替的階段,找到轉型的機會。如果大部分企業隨波逐流而式微,尋求資產退出,久而久之,一個地方的產業競爭力會下降,創新創業精神也隨之衰減。”范斌說道。

  他還表示,浙江省其他民營經濟發達的城市,如臺州、溫州、金華等,也都存在被上海、杭州等城市“虹吸”的現象,“由于地域產業、人才結構的差異,許多浙江的企業會跨地域管理,將銷售公司、研發公司放在杭州,工廠放在本市。這些現象在未來就會影響本市的企業結構。”他說。

  同時,中小企業仍然缺乏本土經驗的指導。“中國式傳承的理論研究滯后于實踐,本土的理論研究起步較晚,理論成果較少,缺乏系統性理論。”茅理翔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不只是在寧波,全國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當前都還沒有形成一套關于如何治理、傳承、培養接班人的方法論,缺教材、缺標桿、缺導師。”范斌說。

  《中國新聞周刊》2024年第21期

點贊()
上一條:上海松江:推動新質生產力向“智”向“新”加速布局2024-06-07
下一條:“清朗·優化營商網絡環境一整治涉企侵權信息亂象”專項行動公開曝光一批典型案例2024-06-10

相關稿件

“中國民營經濟大市”泉州晉級GDP萬億俱樂部 連續22年位居福建省首位 2021-01-20
助力中巴經濟走廊建設 浙江民營企業表達參與“熱情” 2021-04-23
春節前后各地關心民營企業發展:民企發展 八閩春光好 2022-02-08
多地出臺相關法規 加強民營經濟法治環境建設 2023-04-06
為民營經濟發展吹響新號角 2023-08-16
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 中國企業聯合會 中國企業報 中國社會經濟網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網 新浪財經 鳳凰財經 中國報告基地 企業社會責任中國網 杭州網 中國產經新聞網 環球企業家 華北新聞網 和諧中國網 天機網 中貿網 湖南經濟新聞網 翼牛網 東莞二手房 中國經濟網 中國企業網黃金展位頻道 硅谷網 東方經濟網 華訊財經 網站目錄 全景網 中南網 美通社 大佳網 火爆網 跨考研招網 當代金融家雜志 借貸撮合網 大公財經 誠搜網 中國鋼鐵現貨網 證券之星 融易在線 2014世界杯 中華魂網 納稅人俱樂部 慧業網 商界網 品牌家 中國國資報道 金融界 中國農業新聞網 中國招商聯盟 和訊股票 經濟網 中國數據分析行業網 中國報道網 九州新聞網 投資界 北京科技創新企業誠信聯盟網 中國白銀網 炣燃科技 中企媒資網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 東風汽車公司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廈門銀鷺食品有限公司 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 濱州東方地毯集團有限公司 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喜來健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