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有廣闊的資源前景,西南油氣田公司四個“萬億”增儲新領域中,川西北氣礦涉及盆地二疊系、陸相致密氣兩大領域;川西地區海相、陸相烴源條件優越,資源探明率僅6.7%。近年來,川西北氣礦伏虎擒龍,以勘探戰略轉型實現勘探開發“軟著陸”,打破了多年“有井位、無突破”,新增儲量不足,產量逐年下降,發展被動的局面,從西南油氣田公司后備戰場逐步轉變為主力戰場。
攻堅 海相“壓艙石”前景廣闊 “擴海增陸建產50億”,這是今年川西北氣礦“4251”新內涵中十分重要的一項戰略部署,氣礦今年天然氣產量突破20億方,連續6年保持增長態勢,深層海相作為氣礦壓艙石,成為儲產量高峰增長的強引擎。
12月1日,四川廣元劍閣縣火光沖天、氣嘯山谷,完鉆井深9010米的SY001-H6井棲霞組測試獲日產106.66萬方高產工業氣流,標志著中國石油最深天然氣井獲得雙豐收。截至目前,該區首批8口滾動評價井均獲高產,累計測試日產量超900萬方、井均測試日產量百萬方以上,展示了廣闊的資源前景。
川西北氣礦開展主要以加強二三疊系多期臺緣帶地質研究攻關,落實規模資源有利區帶。加強雙魚石棲霞組鉆井跟蹤評價,深化山地復雜構造地質認識,確保部署井獲高產;深化二三疊系多期臺緣帶地質認識,相繼部署風險探井及預探井6口,有望取得海相領域新突破,為全面打贏“擴海增陸建產50億”新會戰貢獻了科研力量。
開拓 中淺層致密氣成為新陣地 南北兩地,百花齊放。川西北氣礦在梓潼地區老井上試沙一段砂體,測試獲氣20.06萬立方米/天,無阻流量31.76萬立方/天,創川西北部沙溪廟組直井測試產量紀錄,新增預測儲量809.25億方,開辟了增儲上產新陣地,打開氣礦致密氣勘探新局面。川西南部簡陽區塊沙溪廟組測試獲氣8口,新增探明儲量近700億方,在須家河組測試獲氣3口,新增預測儲量近2000億方,立體勘探優勢凸顯。
氣礦通過區帶評價及物探攻關研究,加快中淺層致密氣部署節奏。在梓潼地區集中勘探開發一體化部署,提前落實井位5口,加快該區增儲上產節奏;落實東瓜場區塊致密氣資源量超4000億方,兩口井獲西南油氣田公司批復。聚焦須二段孔隙型儲層開展地質-物探一體化攻關,落實圈閉資源量6000多億方,該地兩口井獲批復并實施,有望成為氣礦重要資源接替領域。
突破 多措并舉提質增效 今年以來,川西北氣礦抽調人力、組建專班分為海相戰隊、陸相戰隊,強化地質綜合研究和井位部署。兩個攻堅團隊以敢打敢拼、攻堅克難的工作熱情,克服了時間短、人員新、任務重的困難,做到團隊協作,精益求精,圓滿完成各項科研生產任務。
深層海相鉆井周期長,人力、物力等耗資巨大。為嚴控成本提質增效,氣礦積極開展市場調研,僅SY001-X7井就實施利用將原龍004-3井起出鎳基合金油管進行修復再利用,共修復578根,現場氣密封及上扣扭矩監測驗證合格572根,修復合格率高達98.96%,節約投資約1300萬元。經過前期有效措施的落地,并根據一井一策略、一井一措施的實施,積極研討論證,在劍閣、梓潼等實施鉆井的過程中又節約成本近600萬元,通過這些措施的落地效果顯著,全年共節約投資成本近2000萬元。
為保障勘探成果的有效性,確保鉆井又好又快,打出川西北在致密氣領域的經驗。氣礦沿用致密氣“變粘滑溜水+多簇射孔+連續加砂”儲層改造主體工藝技術,打開氣礦致密氣勘探新局面。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目前,川西北氣礦“建產50億”新會戰已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下一步川西北人還將上下同欲、和衷共濟,以飽滿的信心和期待,為持續推進氣礦高速度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為西南油氣田公司“上產500億、奮斗800億”建功立業,以實際行動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