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申請的100萬元補貼經費已經兌現了,這是真金白銀的資金支持,讓企業渡過了難關。”貴州鋰想時代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部門負責人單鎮景說,去年9月,企業通過向正在調研的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反映,希望幫助他們申請可研等前期經費補貼。經黔西市投資促進局協調并對補貼進行申報,該企業很快獲得了政府兌現的100萬元資金支持。
這是我省聘任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開展“貴人服務”以來,為企業紓困解難的一個生動實例。
為全力護航全省營商環境,自2018年以來,我省探索建立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制度,聘任社會各界人士走進園區問服務、走進企業解難題、走入部門督作風。如今,營商環境監督無處不在,安商、親商、富商的營商環境蔚然成風。
心連心安商 政商“一家親”
營商環境是一把尺子,檢驗著政府的行政效能和工作作風,檢驗著一個地方的政治生態和社會生態。只有搶占先機、贏得主動,高標準打造營商環境,才能促進招商引資,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增進民生福祉。
貴州搶抓機遇,先行一步。2018年年初,我省啟動產業大招商和營商環境集中整治“兩大行動”,并出臺《貴州省優化營商環境集中整治行動方案》,提出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6個方面的整治任務:開展政策法規落實不到位、政務窗口服務質量、公用企業涉企服務、政府失信行為、政府涉企服務效能、第三方評估發現突出問題整治。同時開通營商環境投資投訴熱線,24小時在線受理群眾反映問題,全鏈條推動責任落實。
2018年6月,我省選聘的首批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上崗,這些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來自不同行業、不同部門、不同地區,既有全省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省直單位、國有企業的工作人員,也有新聞媒體記者、商協會代表,實現全方位監督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也能夠充分監督和反映社會各界對營商環境建設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聘任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是貴州優化營商環境的一次重要創新舉措,旨在凝聚社會各界力量,強化社會監督和新聞媒體監督,構建規范、透明的政務服務體系,倒逼改革深化,全面增強聚集要素的吸引力,搭建“親”“清”政商關系,營造營商環境比較優勢。
貴州積極推行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制度,制定出臺《貴州省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管理辦法》,不僅對義務監督員的選聘條件、監督職責、工作機制、工作紀律、聘任程序等作了明確規范,還對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提出相關要求:要積極開展監督、積極配合監督、強化監督成效、形成濃厚氛圍等,為貴州優化營商環境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義務監督員每屆聘期兩年,監督工作任務光榮而艱巨。我省鼓勵每一位監督員履行好監督員的職責,敢于“揭短”,善于“挑刺”,大膽檢舉影響營商環境的違法違規行為,做好營商環境工作的宣傳推廣,充分表達群眾和企業訴求,真正發揮好群眾與政府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共同助力貴州打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面對面溝通 當好“四大員”
營商環境是一個地方的重要軟實力,也是核心競爭力之一,營商環境好不好、工作質量高不高,只有親身體驗后的感受才是“真心話”。構建信息互通橋梁,暢通訴求反饋渠道,拓寬社會監督平臺,不斷創優營商環境,設置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其成效值得期待。
自首批省級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到任后,上行下效,全省市(州)、縣(市、區)均設置了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義務監督員遍布全省各行各業,他們主動下沉一線問企、訪企,采取多種方式實時與企業負責人面對面溝通交流,既當好政策“宣傳員”、問題“偵查員”,又當好企業的“服務員”和工作“聯絡員”,做到企業有求必應。
貴州鋰想時代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貴州鋰想時代項目是黔西市2022年招商引資的重點工程項目,也是貴州省重點扶持項目。2022年8月7日開工,項目共占地面積約76畝,總投資2.5億元。建成后將達到年產量6萬噸鋰電材料碳酸酯,實現年產值約12億元。
去年9月,新冠疫情對項目建設、生產造成嚴重沖擊,為幫助聯系企業有序復工復產,黔西市市級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及時向企業宣傳疫情期間復工復產用工補助政策,主動對接、協調相關部門,幫助企業申報并享受補助資金100萬元,助力企業和群眾解決了實實在在的問題。
據統計,今年以來,通過“網格化”服務機制,全省收集營商環境問題線索1212件,已辦結983件,正在協商處理229件,有效解決企業合理訴求。這其中就有不少案件線索來自于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深入企業一線,發揮“四大員”作用而收集到的問題和線索。
點對點反饋 整改全方位
近年來,我省把優化營商環境擺在重要位置,不斷創新監督方式,以強有力的精準監督推動政策落實、革除作風頑疾、清除腐敗沉疴、掃除行業亂象,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監督保障。
干部作風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風向標”。貴州圍繞各窗口部門,在紀律作風、辦事效率、服務質量等方面開展常態化監督,督促各部門嚴格履行崗位職責,提升工作效能,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做好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切實為服務對象提供優質的“貴人服務”。
全省緊盯重點環節、重點人員、重點事項,深入開展專項治理行動,收集損害營商環境問題線索與創優營商環境意見建議,醫痛點、解難點、疏堵點,確保護航營商環境行動“全覆蓋、無死角、無禁區”。
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采取業務陪辦、模擬辦理等方式,深入服務窗口、職能部門等進行“體驗式”“嵌入式”監督,一線摸排漠視企業合理訴求、設卡設限故意刁難、該辦的事久拖不辦等損害營商環境的紀律、作風問題。并配合省產業大招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開展營商環境投訴舉報、明察暗訪等相關工作,收集并反饋社會各界對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的意見建議,以及損害營商環境的問題線索。
發現問題是基礎,解決好問題是關鍵。為確保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的工作有序有效開展,我省建立了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發現問題整改落實臺賬,采取分類處置、辦結銷賬方式處理。對涉及多部門或市、縣兩級解決的問題,由監督員書面反饋至省投資促進局轉交相關責任單位會商解決。對普遍性、規律性問題,經相關單位研究提交政府專題研判、靶向治理。
全省廣大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充分發揮聯系廣泛、渠道通暢的優勢,通過常態化調查、座談、走訪、反饋、監督等形式,將營商環境監督觸角延伸到每個角落,及時反映損害營商環境的“中梗阻”問題,反饋經營主體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困難訴求,并積極主動建言獻策,架起了政府與經營主體間的“連心橋”。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