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徐德明 通訊員 宋喆婷 張志俠)日前,天津市武清區教育局組織召開了全區2023年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工作研討會。本次會議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行動和區委“3+1+1”工作思路,促進“通武廊”三區市之間教育交流與合作,形成合作互動、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協同發展的格局,共同促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近年來“通武廊”三地教育部門積極響應,率先發力,開展跨區域教育工作,組建了10個基礎教育共同體、1個職業學校聯盟、1個特殊教育聯盟和1個幼教聯盟。多措并舉穩步推進,持續強化區域教育共同體建設。
截至目前,各共同體、聯盟間開展的互訪、交流研討等活動近280次。三地教育行政部門共同組織開展了“京津冀基礎教育(中小學)協同發展論壇”、聯合舉辦“京津冀人才培養共同體綜合素養提升研修班”,推動三區市教育事業一體化發展。此外,武清區充分發揮職教資源優勢,加速京津冀職業教育融合發展。武清區職教中心與通州職教中心、廊坊職教中心定期舉辦“職業教育論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通武廊職業學校學生技能大賽”等聯盟聯誼活動,同時與廊坊電子信息工程學校、香河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采取“1+2”模式開展聯合辦學,采取分段分校培養方式開展招生工作,為區域產業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研討會上,通武廊共同體、聯盟校(園)長就下一步工作方向和開展形式達成了共識。在落實好“通武廊”三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基礎上,建立完善主要領導協商互訪制度,探索在教育體制改革、優質均衡、質量提速等方面的一體化改革,共同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教育“金三角”。借助西北片區教育基礎建設規劃,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上早謀劃。拓展各學段的協同廣度,形成“協同網”,學前教育“八組團”,初中小學的學區化、集團化辦學,高中的強校工程與共同體、聯盟結成新網,實現交互培養模式。將主動融入武清區京津產業新城建設,以教育高質量發展服務武清發展大局。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