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灤集團內蒙古宏豐公司自礦井投產以來,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為指導,以實現礦容礦貌生態化、資源開采科學化、企業管理規范化和礦區人文和諧化為抓手,扎實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收到了顯著成效。
這公司堅持生態環境委員會統領全局,黨委會季度專題研討,深度分析研判生態環保形勢,統籌謀劃生態環保重大事項,解決生態環保突出問題,壓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持續推動“黨建紅”引領“生態綠”。他們明確工作目標和工作思路,全面形成了責任、組織、考核為主的框架體系。將礦容礦貌作為綠色礦山建設的突破口,大力實施“綠化、亮化、美化”工程。對生產區、生活區合理布局,廠區道路定期清掃和灑水降塵,對生活垃圾等一般固廢做到分類處置和利用。按照設計規劃并結合水土保持要求排定工期對礦區進行綠化美化,對建筑物及構筑物進行修繕和維護。近三年來,宏豐公司在廠區內投資2282.73萬元,種植各類花草四萬多平方米,樹木六千余株,投資36萬元建成了高標準危廢暫存庫。同時,抓住“世界環境日”、“節能宣傳周”等有利時機,開展一系列綠色礦山宣傳活動,推動“環境保護人人有責從我做起”理念的落地生根,形成綠色環保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加強污染防治設施基礎建設,完成洗輪機底座土建及安裝、沉灰池粉刷翻新、事故應急池防滲重建、環保高清探頭在線監控系統安裝與調試等項目,制定更加嚴格的管理制度,使環保工作得到進一步規范。
這公司堅持踐行“綠色開采,低碳發展”的工作思路,以科技創新為突破口,以技術管理為驅動,走出了一條綠色開采、綠色發展之路。公司根據礦區礦產資源分布情況,優化生產工藝及布局。進一步完善環境保護、水土保持方案及相關管理制度,修訂并下發《準格爾旗宏豐煤炭運銷有限責任公司環保管理辦法(試行)》《準格爾旗宏豐煤炭運銷有限責任公司環保考核辦法(試行)》等制度文件,編制《“一廠一策”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等,認真落實政府對環保管理常態化的相關要求。合理布置生產區域,盡量減少大面積地面沉降,確保煤炭資源合理高效利用。原煤洗選采用自動化程度高、能耗低、污染物產生量少的高效環保生產設備工藝,極大地降低了矸石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加大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建設了配套的礦井水處理設施,對開采廢水的凈化后進行回用。對生活污水處理系統進行改造,處理后的生活污水用于礦區內的灑水降塵、綠化澆水以及清洗車輛。
這公司在嚴格執行國家節能、環保、水保相關法律法規基礎上,制定下發了各項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節能、環保、水保管理工作,做到節能、環保、水保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委托有資質服務公司對廢水、煙氣、顆粒物、廠界噪聲進行環境監測,出具監測報告,為污染治理、排污申報等提供數據依據。強化責任意識,明確責任主體,對污染源治理工作、污染防治設施運行情況進行動態檢查,確保現有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行。加大節能降耗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投入。通過推廣新技術和新工藝,減少廢水、廢氣、固廢及噪聲排放,制定能耗管理計劃和核算體系,通過精細管理,有力地推進了綠色礦山建設。
這公司依托百年開灤企業管理文化基礎,積極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企業管理文化。建設職工休閑、娛樂、健身等基礎設施,豐富員工業余生活,建立企業效益與職工收入聯動機制,不斷提升企業職工的歸屬感和幸福感。緊盯環保重點工程,強化施工現場揚塵治理,做到了產煤不見煤。嚴抓日常整治,調煤期間常態化開啟降塵霧炮器,對出場運煤車輛進行輪胎自動清洗,從根上減少二次污染。加強道路清潔維護。每天對礦區道路進行清掃,根據天氣情況,及時調整灑水頻次和灑水時間,時刻保持礦區路面干凈整潔無雜物。主動作為、查漏補缺,結合公司前期建設實際,提前謀劃環境保護、水土保持方案單項驗收工作,積極與政府部門、技術咨詢服務機構溝通交流,編寫水資源論證、環保驗收、水保驗收、土地復墾4項招標技術要求。以積極融入、造福地方的姿態,開展企地和諧的建設,履行國企責任,與當地政府一道加大對貧困戶、弱勢群體等的幫扶,助力周邊困難居民脫貧致富,有力地提升了企業形象,增強了企業核心精神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