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航空學院副院長劉波介紹,自2021年6月,學校與德陽市航空產業發展服務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以來,航空學院立足自身辦學特色,充分利用校企資源,積極在品牌打造、學術交流、實驗室建設、專業建設和文化活動等方面,推進校企協同育人。
“與某軍工廠的‘現代學徒制’合作模式是航空學院人才培養中最具代表性的校企合作模式。”劉波說,“該模式通過學生自愿報名和工廠選拔等方式,讓學生能夠走進工廠,跟隨工廠一線師傅們進行實踐學習,達到真正提高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目的,并以此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高?!?br /> 據介紹,在重點打造“現代學徒制”模式的同時,近年來,為充分利用好校企合作的育人優勢,航空學院還不斷深化與企業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學校與成都縱橫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無人機專業飛行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訓機會以及先進的實驗設備和教學資源。同時,加入全國工業無人機產教融合共同體,不斷提升學校的專業建設和教學水平。此外,還通過航空科普進校園項目,提高公眾對航空產業的認知度;通過聯合申報“低空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學校還與海航、四川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等企業以及行業協會進行深度合作,在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多的發展機會的同時,也積極為企業輸送大量高質量的專業人才。劉波認為,形成低空經濟發展的良好生態,離不開一大批高素質航空技術類人才的支撐,而成都有著得天獨厚的航空航天工業基礎,聚集的航空航天頭部企業不僅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了先天優勢,也為航空學院深化校企合作和提升航空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了有利條件。
據介紹,面對低空經濟的廣闊前景和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航空學院將繼續深化校企合作層次和拓展校企合作領域,在低空經濟新賽道奮力奔跑,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如今,成都正在加速打造中國工業無人機第一城,工業無人機產業規模和企業競爭力均位居全國前列。劉波表示,航空學院將立足學校以電子信息和計算機專業為優勢的辦學特色,以學校大力推進的“電子信息+”和“人工智能+”為引領,努力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入航空類專業的建設和人才培養中,助力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通過校地合作的不斷深入和拓展,接下來,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航空學院將繼續為低空經濟的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應用型科技人才。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