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金融服務業正在經歷一場由加密資產引領的深刻變革。隨著傳統金融機構的紛紛入場,加密資產已不再是金融市場的邊緣角色,而是逐步向中心地帶邁進。盡管相較于傳統資產類別,加密資產市場的體量尚小,但其增長勢頭迅猛,市場潛力巨大,預示著加密資產業務的探索時機已經變得愈發成熟。
銀行業作為金融服務業的核心,對于加密資產的接納與融合尤為引人注目。根據《全球加密銀行研究報告2022》指出,加密銀行憑借新技術和更低的運營成本,能夠為長尾客戶提供更為實惠、更加用戶友好的服務。這不僅推動了金融普惠性的提升,也加速了銀行業的加密化轉型,使得銀行服務的整體質量得到了顯著提高。
數據顯示,全球加密銀行數量在短短幾年內實現了爆發式增長。從2018年的60家到2020年的256家,增長超過4倍,且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預計至2028年,全球加密銀行市場規模將達到驚人的7226億美元,復合增長率高達47.7%。這一趨勢表明,加密資產已成為銀行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然而,加密資產市場也面臨著監管合規及其他風險因素的挑戰。盡管許多銀行對加密資產市場抱有濃厚興趣,但在實際操作中,受監管限制和市場波動的影響,真正涉足該領域的銀行數量仍占少數。Silvergate和Signature銀行的破產事件更是讓部分加密友好銀行在市場波動和監管趨緊的雙重壓力下選擇暫離市場。
盡管如此,銀行業的加密布局依然備受關注。根據英國《銀行家》雜志最新發布的世界銀行榜單,排名前20的銀行中至少有9家已經參與或計劃進行加密市場布局。這些銀行巨頭如JPMorgan、花旗銀行、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和西班牙桑坦德銀行等,紛紛在區塊鏈及加密資產市場上展開探索與布局。
在這一進程中,區塊鏈數據能力的提升和鏈上數據與鏈下數據的整合成為了決定銀行加密業務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區塊鏈數據能力的缺失不僅會影響監管部門的監督和管理能力,還會削弱銀行與加密客戶尤其是機構客戶之間的信任關系。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歐科云鏈等鏈上數據服務商應運而生。作為中國最大的區塊鏈數據提供商,歐科云鏈憑借其在技術研發和底層技術突破方面的優勢,為銀行業提供了強大的支持。通過對多樣化基礎公鏈的長期鉆研探索,歐科云鏈形成了一整套方法論,對鏈上數據結構化處理能力卓越。其打造的鏈上安全守護者“鏈上天眼”和數據分析工具“鏈上大師”等產品,不僅提升了加密業務的效率,也增強了合規性。
展望未來,歐科云鏈將繼續圍繞更多行業的數據要素創新場景,運用區塊鏈技術助力多方數據協作。在加密資產領域,歐科云鏈無疑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為加密資產保駕護航,推動整個行業的繁榮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