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美擬入股恒力石化、阿斯利康將在江蘇無錫新建小分子藥物工廠、諾和諾德在天津啟動無菌制劑擴建項目、安波福啟動連接器系統武漢工廠項目……今年以來,一個個重大項目接踵而至,無不為跨國企業持續“加倉”中國提供生動注腳。
受訪人士表示,中國市場巨大的規模和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正吸引越來越多外資企業前來投資。隨著中國經濟規模不斷擴大,跨國企業在中國市場的機會和潛力也在增加。
● 本報記者 宋維東
跨國企業投資力度不減
4月22日晚,恒力石化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恒力集團已與沙特阿美簽署《諒解備忘錄》。沙特阿美(或其控制的關聯方)擬收購恒力集團持有的占恒力石化已發行股本10%股份額外再加1股;恒力集團將支持和促使恒力石化(及/或其控制的關聯方)與沙特阿美(及/或其控制的關聯方)在原油供應、原料供應、產品承購、技術許可等方面進行戰略合作。基于此次收購意向,千億民營煉化巨頭或迎全球石油巨頭沙特阿美參股。
在中國類似的相關投資收購,沙特阿美已有多次實踐,包括對榮盛石化、盛虹石化、山東裕龍石化等企業的相關股權收購。
以與榮盛石化合作為例,4月22日晚,榮盛石化披露合作進展稱,公司與沙特阿美積極推進,雙方擬分別出售和購買榮盛石化全資子公司中金石化和沙特阿美全資子公司SASREF各50%的股權,以及按股權比例分別聯合開發中金石化和SASREF的擴建工程,推動雙方戰略目標實現和長期可持續發展。
在相關市場人士看來,沙特阿美在中國的投資布局有其內在的市場邏輯。其不僅會獲得更穩定的原油產品銷售市場,還能加速推進下游化工品領域全球布局,不斷開拓在下游化工品市場的發展路徑,提升公司整體盈利水平。作為合作另一方的國內煉化企業,可以借此與上游企業進行“綁定”,獲得長期穩定的原油及其他化工原材料供應,進一步增強石化產業鏈的穩定性。
“沙特阿美已成為對華投資大戶,但并不局限于把自己當成一個投資者,希望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歷程中的首選合作伙伴。我們清晰地看到了新的機遇。”沙特阿美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阿敏·納瑟爾此前在參加“投資中國”—2024峰會時表示。
沙特阿美在中國大舉投資,正是跨國企業持續看多中國、做多中國的一個縮影。他們在以往合作基礎上繼續重金投入,打造一批大項目,持續深耕中國市場。
今年3月,諾和諾德宣布在天津投資約40億元建設無菌制劑擴建項目。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是諾和諾德中國成立30周年。30年前,諾和諾德在天津建設生產廠,并使其成為公司全球戰略生產基地之一。
“天津生產廠是諾和諾德全球戰略性生產基地之一,在全球供應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此次無菌制劑擴建項目,公司產能將進一步提升,支撐未來更多創新藥本地化生產。”諾和諾德全球企業副總裁兼天津生產廠總裁安諾生說。
跨國企業高度重視中國市場,正是源于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長期向好的趨勢。“跨國企業加倉中國,體現了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樂觀態度,并期望未來得到更大回報。”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梁海明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說。
產業鏈優勢顯著
受訪人士表示,國際巨頭加碼投資中國的背后,是中國超大的市場規模和健全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這種配套產業優勢,使得跨國企業能夠便捷地獲取相關配套零部件及設備,有效降低生產成本。而這些優勢在新一輪全球產業鏈重塑過程中越發受到關注。
以新能源汽車產業為例,得益于多年來國內強大市場培育出來的技術基礎和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初步在全球層面具備綜合競爭優勢,受到了不少跨國企業的青睞。
日前,安波福連接器系統武漢工廠項目啟動。這是安波福連接器系統在中國的第四家工廠,計劃明年一季度投產。該工廠聚焦新能源汽車充電產品(高壓充電座)、新能源汽車用高壓連接器等相關產品的生產。
安波福中國及亞太區總裁楊曉明表示,安波福的系統性優勢和本土能力,能夠為主機廠和中國汽車行業未來發展深度賦能。該項目不僅體現了安波福深耕中國市場、推動本土化戰略的持續承諾,也是安波福為滿足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需求、在中國電氣化布局的重要一環。
投資環境持續改善
今年一季度,我國新設外資企業1.2萬家,同比增長20.7%,延續去年以來新設企業增長較快的態勢。
“隨著我國新質生產力發展不斷推進,以及一系列穩經濟、促開放、引外資政策效應持續顯現,跨國企業在華發展的條件和環境將越來越好。”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負責人吉小楓在4月19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期美國管理咨詢服務公司科爾尼發布了2024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資信心指數,中國的排名從去年第7位躍升至第3位,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跨國公司將持續擴大在華投資的意愿。
在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看來,我國吸引外資的政策不斷優化、完善,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外資投資、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為外資企業在華投資提供了更多支持和保障。“這些政策有助于增強外資企業投資中國的信心,有利于吸引更多外資進入中國市場。”
今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行動方案》,從擴大市場準入、加大政策力度、優化公平競爭環境、暢通創新要素流動、完善國內規制等方面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
去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提出24條政策措施,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提高投資促進工作水平。
“政府一直在采取措施吸引外資,包括放寬市場準入、簡化審批程序和改善營商環境等。這些政策提高了跨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吸引力。”梁海明說。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今年以來,各地紛紛出臺政策,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江蘇省提出,鼓勵和支持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地區總部和功能性機構,獲認定的外商投資企業可按規定享受資金支持和便利化措施;加大外資總部經濟集聚區建設,支持在集聚區內建立總部經濟服務中心。
“我們要繼續努力,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動內外資企業公平競爭,更好地利用外資,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柏文喜說。
相關稿件